在千變萬化的市場環境下,韓國企業最需要的能力之一就是韓國電視劇那樣的「戰略靈活性」。LG經濟研究院的Lee Jin-sang研究員說:「韓國企業已經沒有通過模仿來趕超的對象,再加上戰略嗅覺相對脆弱,未能像蘋果公司那樣及時創新。」

  場景一:最近熱播的SBS電視劇《人生美好》的拍攝地點是濟州島。雖然碧藍的大海和大片的桔園讓這部劇充滿浪漫的田園風情,但是作品的拍攝過程卻緊張得像一場戰爭。該劇共達80集,但開播時,事先拍好的只有8集。有時候拍劇會因劇本的修改和拖延以及天氣惡化等被迫耽擱,甚至拍好的磁帶被空運到首爾,在電視劇播出幾個小時之前才編輯完成。

  場景二:演員樸恩惠幾年前曾在臺灣拍過電視劇,她被當地製作組問到最多的問題就是「韓劇的拍攝和編輯怎麼會那麼快?」臺灣電視劇一般在開播前拍完的比率較高,而韓劇很多時候僅僅是在電視劇播出前的1至2個月才開機,且經常是當周現拍現播。據悉,以16至20集電視劇為準,新劇開播前製作完成的份量僅為4至6集。

  韓劇的這種「朝花夕拾」的製作模式,也恰恰說明了韓國人的典型處事方式。然而,也有人主張,這種敏捷性和隨機應變能力,正是韓劇所獨具的競爭力。電視劇製作公司Samhwa Networks副總經理Park In-taek曾負責《春天華爾滋》(2006)、《雪之女王》(2006)等電視劇的全球營銷,目前正在製作電視劇《人生美好》。Park In-taek說:「韓劇被批評為粗製濫造,可是同日本或中國的電視劇相比,這種靈活性恰恰就是韓劇所具有的最大長處。」

  他說:「很多人認為開播前製作才是韓劇的生存之路。但提前製作並不能包治百病。有的作品確實需要開播前製作。但根據觀眾的反應,每週製作一兩集,同時保持作品質量,這種戰略用靈活性才是韓劇應該具備的競爭力。」

韓劇製作的靈活性,國外望塵莫及

  韓劇與日劇的製作方式有著天壤之別。日劇主要是提前製作,開機前要經歷周密的前期製作階段。就像韓國一樣,在開播幾個小時前才完成編輯,這在日本根本不可想像的事情。如果日本的編導要在拍攝中間改動劇本,編導和編劇必須要進行協商,所以改動難度很大。

  可是在韓國,編導一聲令下,劇組就像體育隊有條不紊協同,內容也是靈活地得到修改。即編導的現場判斷決定一切。

  韓國和日本這種不同的製作模式,也讓韓劇和日劇在內容上表現出不同的特徵。Park In-taek說:「日劇的很多場景是在影視基地拍攝,其原因就是不會受突然變數的干擾,可以按既定計劃進行拍攝。與之相反,韓劇的隨機性很強,所以在劇中能夠放入很多山景、海景等實景拍攝場面。」

  韓劇正是因為具有這樣的靈活性,才能夠在播出過程中積極反映觀眾的意見。比如,去年創收視佳績的電視劇《善德女王》就是很好的例子。從這部劇的名字上看,顧名思義,日後成長為「善德女王」的「德曼」(李瑤媛飾)是整部劇的主線。然而,觀眾更加喜歡「美室」(高賢廷飾)而不是主人公「德曼」。比起「德曼」的粉絲社區,「美室」的粉絲社區更多,甚至還出現了網友利用「美室」的臺詞所製作的各種版本UCC(自拍視頻)。跟隨這一趨勢,腳本也開始發生變化,「美室」的戲份逐漸得到加重。電視劇《善德女王》的編劇Park Sang-yeon在某次採訪中表示:「觀眾在這部劇播出的8個月時間裏,一直是和『美室』同呼吸共命運。劇中,『美室』的戲份越來越變強就是韓劇製作模式所獨具的特點。」

  Park In-taek說:「雖然韓劇應該改一下拿著分段劇本(由於劇本沒寫完,手頭只有寫好的那段劇本)趕拍或熬夜拍戲等老做法,而且應該事先拍好一定的份量,但是靈活自然的現場應變,能與觀眾交流互動等韓劇特有的拍攝優點也應該繼續發揚。」

  韓國在剛進入21世紀時,曾試圖加大提前拍攝的力度,但是這樣拍攝的不少作品慘遭失敗。採用全部提前拍攝方式的《我人生的Special》(2006年)、《飛天舞》(2008年)、《2009外人球團》(2009)和《朋友,我們的傳說》(2009年)都以一位數的收視率草草落幕。其中《飛天舞》因為是韓中合拍,並在中國當地拍攝而備受關注,可是這部劇卻因為製作時間過長,「千呼萬喚始出來」後,反倒辜負了觀眾的期待。

  一位元曾經採用過提前拍攝方式的電視劇製作者說:「相比只拿著1至2集的腳本或不過幾頁的故事梗概就開拍,事先周密拍攝好電視劇,在細節和電腦後期製作上的確可以提高作品質量。可是,這樣做結果不會始終完美,經常在播出後後悔『改一下就好了』。」

韓劇具有「戰略靈活性」

  韓劇製作方式的優點,可以說是經營學中的「戰略靈活性」 (strategic agility)。歐洲經營學大師、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伊夫-多茲在接受本報採訪時,用「航海」的例子解釋了「戰略靈活性」。他說:「在暴風雨肆虐的大海上,如果船隻沿著原有的航線航行,沉沒的概率很大。只有針對風向和海浪的情況,隨時改變航向,才能安全地抵達目的地。」

  目前韓國的電視劇市場恰如「暴風雨肆虐的大海」。包括有線電視臺在內,韓國國內製作的電視劇多達90多部,約比5年前增加了10多部,收視率競爭顯然更加激烈了。此外,進口的海外電視劇也是競爭對手,去年韓國進口的海外電視劇共有1226集。韓劇需要靈活性的原因就在於此。

  不過,目前韓劇的製作方式並非完璧無瑕。假設在濟州島拍電視劇,剛剛完成拍攝和編輯的磁帶迫於時間需要空運,如果雷雨天氣讓航班停飛,就會耽誤播出。此外,拍攝途中主角受傷也曾導致播出中斷。批評者們說:「所謂的隨機應變,只能說明韓國電視劇產業的落後一面。」

  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首席研究員Kim Yeong-deok說:「在大眾的關注點迅速遷變的情形下,像韓國這樣的『准同步製作模式』很具有優勢。但還是應該像電視劇《推奴》那樣,增加提前製作的份量,努力提高作品的整體質量。」意思是說,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把日劇事先做好周密準備的製作模式和韓劇具有的戰略靈活性兼備起來,才能做到「雙重保險」。

韓企CEO們應從韓劇「取經」

  在當今市場風雲驟變的時代,一再要求韓企具備的「品德」之一便是如同韓劇的戰略靈活性。LG經濟研究院研究員Lee Jin-sang評價說:「新千年之前,韓國企業拚命追趕世界一流企業,表現出了極佳的戰略靈活性。雖然戰略嗅覺相對薄弱,但是通過對資源的迅速分配和精密協調的組織力量,靠模仿一流企業得到了快速增長。」

  他還指出:「部分韓國企業已經發展到世界頂級水平,通過模仿來趕超的物件越來越減少,再加上戰略嗅覺相對薄弱,來不及具備像蘋果那樣洗牌般的創新能力。」也就是說,韓國企業若想重新具備戰略靈活性,企業的CEO們不能繼續坐井觀天,應該和顧客及員工進行不斷的對話、不斷地溝通。

※文章來源:朝鮮日報中文網/原文網址
arrow
arrow

    凱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